——贾岭药博园实践有感
三天一晃而过,在药博园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植物们的千姿百态还萦绕在我脑海里,为我的记忆库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平日里手机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空余时间,我也鲜少会去在意路边脚下的一团团一簇簇的“小野草”,在我眼里他们仿佛都长一个模样。而这三天手机无信号的日子里,我却沉醉于药博园的风景漂亮,以及药农们种植的数百种药用植物,虽然很多药用植物我们都不认识,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对它们的喜爱,李老师带领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去探寻路旁那鲜活的绿色之中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马松子有好几张“面孔”,高的矮的,粗壮的纤细的,开花的不开花的,常常让我们辨认得头疼;栝楼叶和野葛叶的形状类似,前者叶端较尖,后者被白色绒毛;地桃花花如其名,和桃花很是类似......杠板归最为独特,也是我这次实践中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叶片为三角形或近圆形,茎从圆叶中心穿过,茎身带有小刺,仿佛一个特立独行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第一天李老师带我们辨认的杠板归并未开花,我就觉得它新奇有趣,而真正喜欢上这种植物是在第三天,考核前老师带我们去采摘考试用的植物,在一条逼人的绿河中,一团浓郁的蓝色闯入眼帘。走近一看,近圆形的叶片中两颗紫蓝色的小圆球紧靠穿叶而过的茎,顶端同样的小球簇拥在一起,十分吸引人。药博园里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留下了我们的欢笑声;留下了美好回忆……
其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我们第一小组的带队老师李劲平教授。平时和老师接触不多,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是我对院里这种级别的教授的固有印象。但是这三天,李老师亲切可爱,亦师亦友,寓教于乐,在欢声笑语中传授给我们许多知识。老师的专业能力真的令人叹服,植物的名称、科属、形状、习性、入药部位以及主要功效他都信手拈来。途中遇到一方池塘,李老师还亲力而为教我们打
起了水漂:最佳角度,最佳力道,最佳姿势,扁平的石子脱手而出,在水面弹跳了三四下,才沉入水底。不仅教我们这些,老师还给我们解释了打水漂的原理,看来老师的物理知识也不容小觑!第二晚的座谈会上老师与我们倾心交谈,讲述了他的求学之路和一些学习方法,鼓励我们在学业上坚持向上。
不同层次的植物分布不仅给人以丰富、自然、原生态的视觉效果,还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为空气增加维生素,让人每呼吸一次,都在感受生命的舒展。边洗肺边学习医药知识边看风景,四季有花可赏的药博园这么美丽,完全颠覆了我原本对于游药博园可能会出现的无聊与寂寞以及脱离互联网的恐惧,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人都会刻在我的脑海中,值此回忆之际我真诚的希望贾岭药博园在和我校合作之后能够越来越好!
从三天的学习中,我明白了中国医药的博大精深,深刻认识到学习之路的广阔博大,为我以后对于药学的研究注入了浓厚的兴趣,这次我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走出学校,走进药博园,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参与技能实训,借助药博园得天独厚的道地药材条件以及精心建造的药学生中药材实践教育基地让我们湘雅学子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我们深入了解识药、采药、解药相关知识提供良好的平台。经此一行,我才知道神农尝百草的不易,才明白中国上下五千年草药文化积淀的力量,才感受到无数前辈用时间给我们沉淀的宝藏。我将始终坚定并且坚持在药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网络上总有些人质疑药学的未来,但我相信药学研究将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没有人能够摆脱身老病死的困扰,所以制药行业和其它行业不同,永远蓬勃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在人类文明中药学已经做出很大贡献,但其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无数的新药等着被开发研究,相信未来药学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