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采药见闻--陈澜
发布时间:2020/11/06   阅读量:

晖光暧暧,絮风浅浅,在9月11日这一天我们来到了贾岭药博园,进行为期3天的野外采药实习。

一路颠簸,我头重脚轻、昏昏沉沉地下了车。映目的是满山野郁郁葱葱,一栋洁白屋舍掩映其间,灰瓦乌檐绿叶相缀。一方池塘荷叶田田,一潭碧绿间几朵娇红新荷尽态极妍,婀娜香风。清新的空气与开阔的天野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将要在这里度过难忘的3天。到旅店安顿后,药博园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药膳。医食同根,药食同源,最好的药房就是厨房。

午饭后,我们小组在彭电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次探索。沿路风车随微风徐徐转动,蓝白相衬映着一路绿草茵茵,好不漂亮。我们第一个遇见的草药是蓼科的杠板归,它有着大托叶鞘、三角形叶等鲜明的特征。又因为它茎上有刺,蛇难以在上爬行,被称为“蛇不过”。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葱郁叶间可见一簇簇殷红香坠枝丫,这就是吴茱萸,它具有治寒祛毒的功效。茱萸雅称“辟邪客”,古人为辟邪消灾,便在重阳时节屋悬茱萸,鬓插茱萸,腰佩茱萸囊。

白花蛇舌草,茜草科,以其生白花、叶似蛇舌而得名。它其貌不扬、平平无奇,却是治蛇毒的良药,还具有抗癌的功效。

除此之外,我们还认识了樟科的木姜子、罂粟科的博落回、锦葵科的木芙蓉和地桃花、蔷薇科的金樱子、豆科的胡枝子、蓼科的虎杖、葫芦科的栝楼、大戟科的算盘子和冬青科的枸骨等各种植物。通过近距离观察、采集、搜索和老师的讲述,我们对这些药用植物的形态、药用部位、功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晚饭后,我们来到会议室倾听贾岭药博园的创始人,龙总讲述他自身的创业经历。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他在退休后,为了提高贾山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毅然决然地放弃悠闲自得的退休生活,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贾岭药博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种无私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天气照样很好。伴着细雨微风,轻衫薄汗微凉,我们走了更远,认识到了更多的植物:紫苏、野葛、黄荆、薯蓣、艾叶、何首乌、天门冬、牛膝、商陆、黄花蒿、龙芽草、鸡眼草、鸭跖草、水莎草……原来耳闻的良药优材也有平凡的外观,原来许多路边不起眼的野草都能是治病愈伤的良药。

百部,百部科百部属,叶片颜色翠绿欲滴,叶脉呈弧形。彭电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百部具有杀虫灭虱的功效。彭老师说,他的孩子盖了受潮的被子后过敏,用百部煮开的水擦拭全身,不过几天便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柳叶牛膝,苋科,以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具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黄花蒿,菊科。“谋胜慎于微”,就是从这不起眼的小草中,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具有抗疟奇效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有着很大的研究意义。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缓解中,中药汤剂是当仁不让的“英雄”。近年来西方对其越来越多的重视也说明了其蕴藏的无可估量的价值。越是了解它,我便越对它的深不可测的内涵而感到敬重。

晚上,彭电老师带着我们一行人进行了座谈会。我们谈论了对龙总创立贾岭药博园的故事的感想,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夜幕渐垂,树影绰约,到处欢声笑语一片。我们伴着夜风习习,回到了房间。积攒一天的倦惫卷席而来,我们怀着对明日的憧憬和实习即将结束的惋惜,齐齐陷入了沉静的梦乡。

第三天,我们早早醒来。日光依旧倦怠,微风细柔,挟着依稀可闻的青草香。莲叶田田,垂莲依依。早餐后的我们在一片碧树茵草间,一路走,一路复习了前两天识得的植物,以迎接接下来的现场考核。彭老师似乎不急,仍带我们了解了各种新植物。比如叶下珠,一年生草本植物,以果实垂挂于茎叶下而得名。两面针的叶片两面都长着针刺。因为它们鲜明的特征更因为在要考核的高压下让我印象更加深刻。

这三天的野外采药实习圆满落幕。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归途。这次的实习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也让我对中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一条:愉快而难忘的野外见习体验--吕泽泽

下一条:野外学习历“险”记--崔宇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