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野外实习的相关安排后,我十分兴奋,但这种兴奋似乎更像是因为去新的地方游玩,像去郊游一样的心情。虽然来到中南已经两年,但是活动范围总是各校区的食堂教室操场宿舍四点一线,这样有组织地到千里之外的株洲实习还是第一次。
出发前的合影
大巴一路颠簸两小时,快到贾岭药博园时,我被连绵的青山吸引。虽然我是在更南方的城市里长大,但是这么碧绿的森林还是头一次见。青葱的绿色丝毫没有被阴霾的天空影响,每一片绿叶似乎一尘不染,它们仿佛能流动一般汇集成一汪春水,沁人心弦。贾岭药博园是否也如这公路两旁的青山一般风景独美,在这一片绿色之下又蕴藏这哪些药植,我不禁期待在此拥抱自然的三天。
黑狗惬意地摇着尾巴,我们提着行李入住贾岭,一入门我就被古色古香的设计吸引:朱红的栋梁和红灯笼高挂,走廊两旁摆放着观赏盆景(后来我才知道是佛手)。
古色古香的住宅
喝下最后一口带着中药香气的冬瓜汤,用过午饭短暂休息后,我们来到大棚。在这里,我们见到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通过老师的讲述也了解了不同科属的主要特征,点明许多我们自己观察时很可能忽略的细节。比如茜草科和唇形科的茎干都是四方形的,显齿蛇葡萄的叶子能发出荧光。我们在老师身旁围成一个圆,第一次将课堂搬运到户外,点点头将所学的知识与一个个鲜活的植物一一对应,第一次深刻得体会到学习的实践性,做笔记的手就没有停歇。
贾岭药博园种植的石松
晚饭后稍作整顿,我们进入大会堂,倾听贾岭药博园老总关于药博园创业的经验总结以及对社会环境的一点心得体验,我感触颇多。所谓乌鸦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龙总在长沙打拼退休后,一直不忘家乡对自己的养育,共产党员的自觉敦促着他放弃长沙的安逸圈,回到故土在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开疆辟土,只为报答家乡,只为不忍父老乡亲贫困交接却荒废大片农田,这样的精神让我感动。全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会议进行时
第二天一早,吃过当地特色的米粉后,我们再次来到大棚复习了昨天学习的植物,这次我们去大棚周围采药。一路上,我们便走边学。其实我们周围不乏要寻找的药植,但是我们少了点细心,少了点观察,少了点对植物的总结归纳,路过白草蛇舌草、葛等低矮植物若没有老师提醒都不能发现。并且,刚走几步,老师提醒后,我们小组才发现:原来,我们要找的药植就近在眼前!正应了那句俗语,生活之中并不缺乏美丽,只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也见了很多摆上餐桌,药食同源食物的真面目,比如薏米、山药、生姜、赤小豆等。因为我生长在城市,虽然以前回家乡在山野里也能见到许多新奇的植物,但是和老师们系统地辨认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还是第一次。我认识了很多只闻其名不识其身的观赏植物,诸如栀子花、木槿。我们增长认识,学习知识,收获颇多,采了许多老师要求的药植以及其他,满载而归。
采回的部分药植
湖南天气干燥,上午采摘的植物摆在桌上基本已经干瘪,不适合制作标本。我们决定再次采摘,不过,这次我们终于上山。领头老师拿着一根竹杖走在最前惊蛇,我们三个小组跟在后面,听百科全书一般的博士生学长给我们介绍沿途有价值的药植。我们小组边走边采摘,不知不觉和大部队落下了。但是不要紧,我们来到贾岭药博园是为了学习,领略山水之间,我们小组学的慢一点,也不能为了保证速度而走马观花。正如我们一位组员所述:“他们走那么快,能发现什么吗?”的确,我们小组似乎格外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一路上,我们找到了美丽崖豆藤等之前没有留意到的植物,见到一条躺在马路上的死蛇,也对一些连带队老师们也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好奇。正如河流最后总要奔流到海,我们也要和大部队汇合,狭窄的登山道充满欢声笑语。只是下山的过程稍稍比较戏剧化,领路的老师想带我们走一条捷径,但是快走到山脚时,我们发现眼前的路已经消失,留下一丈悬崖,贾岭健康中心就近在眼前,而我们却只能“望崖兴叹”。无奈之下,最后我们绕了点路,三个小组二十名学生全部安全抵达。
上山途中
晚上,我们将下午采摘的植物摆放在木桌上,并一一辨认,这就是我们考试的内容。我们将采摘的植物形态和名称、科属相对应:薏苡是禾本科,韭是百合科,艾是菊科……在实践之中学习,在实践之中考核巩固,我十分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于课本,我们要将课本的知识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目的。正如李劲平老师所说:“学习就是玩,玩就是学习。”我们不能排斥学习,要怀着这样的心态,认真学习,也要认真玩。
考试后,我们围桌团坐,首先聊着自己老家的中药,畅所欲言。中华疆域辽阔,地形和文化多种多样,其他地域的人从未听闻的许多习俗特色,在当地代代传承,蔓延至今。比如,湖南等地区经常食用紫苏,并且它随处生长十分常见,但是生长在广东的我完全没有见过听过。最后,因为时间缘故,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药植的研究价值。
第三天,因为已经考完,我们简单打扫大棚后自由活动,等待揭牌仪式。盛大的揭牌仪式后,我们吃完午饭稍作休息便返程。
我们在贾岭药博园进行野外实习,拥抱自然,说是三天两夜晚,其实满打满算只有两天2880分钟。时光如梭,如今我们已经回到湘雅回到课堂。在贾岭药博园的时光短暂,仿佛一闪而过的梦境,但是通过这次短促的实习活动,我们收获很多。
我对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知识学习得更彻底了。从前他们对于我来说就是课堂里书本中一段一段的描述以及附带的例图,可是经过这次的野外实习后,课本里生硬死板的知识仿佛活了起来,他们走出课本跳了支舞又走回,我抚摸每一片绿叶的纹路,默念他们的名字,那些虚无缥缈的学名有了实体和归宿,他们在我心中变得鲜活。
我对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理解更充分了,他俩是两门紧密结合的实用学科,可以更简单粗暴地改变生活。我见过叶下珠见过野葛见过棕榈,但我不认识他们,好若不认识。经过这次的野外实习的系统学习,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开阔了视野,从前许多不知名不起眼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价值不小的药植。令人感慨,原来我们使用的很多药物的原材料就来源于我们身边。药学也并不是那么神秘,我们这次真正学以致用,灵活变通。